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,28歲的時候有了長子大江光,嬰兒的頭蓋骨先天異常,雖經(jīng)治療免于夭折,卻留下了無法治愈的后遺癥。大江健三郎和妻子一起照顧陪伴培養(yǎng)大江光,讓他像健全人一樣步入社會。“不論生活給了我們什么,我必須擁抱生活。用不同的方式?!薄蚁胗眠@句話與道培病友們共勉。
正在指揮的光
近幾年,我一直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在看大江健三郎的作品,他是199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。注意到他,是因為他的長子大江光和他獨特的作品。
1963年,他的長子一生下來腦袋里就有一個巨大的腫瘤,所以出生的第一天就上了手術臺,進行腫瘤摘除手術。摘除腫瘤之后,就是一個智障的孩子,還經(jīng)常毫無征兆地癲癇發(fā)作。
在醫(yī)學上被斷定只有幾年的壽命的大江光,如今已經(jīng)50多歲了。他不僅學會了寫字,還學會多個國家的語言,出了個人鋼琴專輯,在殘疾人福利工廠上班。更有意思的是大江健三郎的很多作品都會寫到他的長子,甚至在他29歲的時候,就寫出以孩子生病為背景的《個人的體驗》,這么多年,他忠實地記錄了長子的很多治療故事。
光的童年時代
陪伴一個殘疾兒童長大,本身做這個決定就需要巨大的勇氣。而讓他獲得人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,收獲一種做人的尊嚴與樂趣,更需要的是愛與長久的耐心。有人說,沒有他的長子光,就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大江健三郎,實際上,在光出生之前,1958年,他就發(fā)表了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短篇小說《飼育》,獲得第39屆芥川文學獎,以職業(yè)作家的身份正式登上日本文壇。他在《巴黎評論》里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,我必須擁抱我的生活。
是??!我們都必須擁抱我們的生活,無論生活給了我們什么,我們都只能擁抱我們的生活,用不同的方式。與其說大江健三郎成就了兒子,不如說他靠文字來救贖自己,而他的文字又感染了很多康復的家庭。比如我。
康復的家庭,特別是有缺陷孩子的家庭,全家都會自然產(chǎn)生了一種共生的關系。大江健三郎每天要花很長的時間接送在殘疾人福利工廠上班的兒子,起初他也沮喪、抱怨甚至生氣——特別是在他正好構(gòu)思一個情節(jié)的時候,總要不斷被打斷去接送他,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去接兒子,兒子看到父親不高興,他的情緒也不好,兩人經(jīng)常對立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大江光也發(fā)胖了,有時候在路上走著走著,就開始癲癇了,大江健三郎根本掌控不住身體比他還重的長子……
受照顧者與照顧者之間的這種無力感和火氣,特別讓我感同身受——作為病人,經(jīng)常會因為自己需要麻煩別人而生自己的氣;作為家屬,也會因為需要付出太多的時間和體力而心力交瘁。幸好的是,他們各自找到了和解的方式——大江光用的是音樂,大江健三郎靠的則是文字。
而對于我們這些白血病的普通家庭,我們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彼此的愛與理解。
大江健三郎說,他驕傲的事情就是,讓身患殘疾的兒子懂得了decent,即人道的寬容、幽默和值得信賴的人格。
生而為人,大的滿足莫過于此。
父親聽完智障的兒子大江光的鋼琴演奏會之后這樣寫道:
光通過表現(xiàn)自己的悲傷與痛苦,得到康復的力量以及為心靈療傷的力量。我同時認為,這不僅僅局限于表現(xiàn)者自身,對于接受他表現(xiàn)的人也有同樣的效果。這就是藝術的神奇之處。表現(xiàn)者通過自己創(chuàng)作的音樂和文字,必然不得已會去觸碰藏于靈魂深處的陰郁面,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不幸;然而他們通過自己的表現(xiàn)同時也會使得自身得到治療和康復,這很不可思議——甚至可以說是幸福。觸及靈魂的不幸和得到康復的幸福相互交織,不斷積累。
另外一個重要角色是他任勞任怨的妻子由佳里,日本導演世家的千金,她與這個家庭和和解的方式是手繪。她把孩子們每個重要的時刻都手繪下來,她不僅要照顧光這個獨特的孩子,還有兩個健康的孩子和整個家庭。每次翻到她手繪的這些野花,看到她和孩子們玩樂的場景,就覺得她的內(nèi)心真的很安靜,她的整個都是安靜溫柔的模樣。
光與弟弟妹妹在一起
像我們些移植后走向康復的家庭,每天會面對各種棘手的情況——護理、清潔、買菜做飯、調(diào)整食譜、吃藥、復查……成人還好一些,未成年的小孩子有時候會無緣無故地發(fā)火——打翻飯菜、摔壞玩具,無故哭鬧……每次出現(xiàn)這些狀況的時候,我就想到大江健三郎筆下的文字,于是,默默擦去眼角的淚水,轉(zhuǎn)身收拾地上的一片狼藉。所幸的是,我們還可以閱讀可以寫字,既然地上的一片狼藉可以打掃,那么,康復的生活就不能一片狼藉。我經(jīng)常講,上大學要四年畢業(yè),白血病要五年康復,五年之后,當我們徹底“脫白”,我們也畢業(yè)了。
經(jīng)此一遭,我們內(nèi)心所有的潛能都被激發(fā)出來,常人無法想象的苦難成為我們每餐必備的苦酒,一飲而盡或是慢慢獨嘗,終的結(jié)果都是脫胎換骨。此刻的我們,一如重過一輪人生,將自己的身心都凈化到嬰兒的階段,開始了嶄新。